
[随笔] 写在离职之后
/ 9 min read
Updated:摘要(由llm生成)
过去一周的经历
离职前,我去了南宁,参加了自己喜欢的泰国演员的线下见面会。在那里,我不仅与多年未见的同学重逢,还和喜欢的演员有了一些互动。无论是与朋友相聚,还是沉浸在追星的快乐中,这次经历都让我十分满足。
南宁这座城市的生活气息让我印象深刻。通勤时,随处可见骑着电动车穿行的人们;夜市里,有各种美食和地摊,很有烟火气。感觉这里的人们真的很热爱生活。希望未来还能再去南宁,找朋友玩。
回到家后,我的状态有所下滑,牙齿开始剧烈疼痛,甚至怀疑需要去医院拔智齿。由于牙痛,前几天我有点昏昏沉沉,什么也没做。等状态稍微好转后,我开始剪视频、写项目。
写的项目是利用 macOS 的 Vision 能力(即 OCR)来读取视频中的帧,提取文本,并以画廊 (gallery) 或列表 (list) 的形式展示数据。这个项目支持三种导出方式:
- 纯图片导出 —— 类似于 FFmpeg 按帧率截图。
- 纯文本导出 —— 适用于批量处理视频,提取其中的所有文本。
- 图片 + 文本导出 —— 先截图,再利用 OCR 获取图片中的文字,使视频信息更易阅读和整理。
原计划加入音频转字幕的功能,但目前仍在调试,尚未完全实现。
在编写该应用的过程中,也借助了大模型的能力,包括 VSCode Copilot 和 WindSurf 的 Agent。然而,我发现大模型对 Swift(Apple 生态开发语言)的支持仍不够完善。因此 Xcode 本身没什么 Copilot 插件,要利用大模型辅助开发,更多需要依赖在线 llm chat 平台或 VSCode、Cursor 等 IDE,但这些工具对 Swift 的支持较弱,报错或者警告啥的和 xcode 对不上。此外,大模型训练数据中涉及 Swift 的部分较少,导致生成的代码质量不尽如人意。
虽然这个应用已经能够满足基本的 ” 视频转文字稿 ” 需求,但仍有许多细节需要优化。
比如
- 它无法自动合并相同的图片或文本,导致输出结果中存在大量重复内容。
- 对视频的处理颗粒度也存在问题。例如,虽然可以设置每隔几秒或几帧截取图片,但如果视频内容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,最终输出的图片却未能有效反映这些变化,这是一个待解决的 Bug。
写这个项目的感受:编写一个玩具项目并不难,但要将其打磨成真正能让用户买单的产品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除了编程项目,这周我还完成了一件一直想做的事:读完了一本网友推荐的小说。小说细腻地描写了高中时期的暗恋的情感,真的写出了记忆里面校园时期的青涩感。故事发展到主角成年后,也很好地描绘了她们之间的矛盾,以及如何共同成长,最终站在同一水平线上。情节循序渐进,逻辑自洽,我已经很久没有读到这样一本让我想反复回味的小说了,感谢网友的推荐。
个人感受与思考
从生活状态来看,离职后我并没有给自己制定严格的作息安排,而是选择先放松一下,完成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,再思考下一步的方向。我发现,一旦习惯了远程工作(remote),就很难再适应朝九晚五的办公室生活。远程工作的自由度更高,可支配时间更多,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。
同时,我意识到,必须为自己寻找一些真正热爱的事情去做。如果生活过于依赖外界的信息输入,比如追星或娱乐,那么一旦这些内容更新频率降低,自己的生活也会随之陷入空虚。娱乐可以带来短暂的快乐,但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。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持续性的、能够带来成长和成就感的目标。
关于未来的安排
在之前的周报和离职思考中,我提到未来可能有两个方向:
1. 进入 VJ 领域(舞台视觉设计)
目前,有一位网友愿意带我入行,并邀请我参与一些项目。我计划采取 “Build in Public” 的方式,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到网上,接受反馈,不断学习和改进,最终形成个人风格并探索职业发展路径。然而,我也有一些疑虑:
- 我是否真的热爱这个行业,还是仅仅被 ” 有机会与喜欢的艺人合作 ” 这种幻想吸引?
- 经济回报是否能支撑我的生活?
- 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?
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调研、思考,才能做出决策。
2. 继续从事前端开发
大模型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前端行业。我个人认为过去是产品需求到设计再到开发的流程,而现在设计与前端的界限正在模糊,部分重复性的开发工作可能会被 AI 取代。因此,单纯做前端的竞争力会降低。我认为我未来的规划应该是
- 做一些不是纯写界面的工作,学习更底层的知识,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。
- 拓展技能,从前端延伸到后端,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。
- 继续寻找远程岗位,以便拥有更自由的工作模式。但是远程岗位大多集中在小公司、初创公司或 Web3 领域。然而,初创公司的工作环境往往 ” 内卷 “,需要仔细评估企业文化、工作强度和薪资待遇是否匹配。此外,一些初创公司尚未实现盈利,我需要评估它们的业务模式是否值得投入。对于 web3 最近行业不是很景气,炒作风气更盛,真正做技术的声量慢慢变小。再加上大模型的热潮,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往大模型身上靠,所以现在是不是进入这个行业的好时机,还需要考虑。
结语
总结来说,我目前更倾向于远程岗位,并希望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。
我不想再像过去一样匆忙投简历、进入一份新工作,然后又迅速陷入后悔。因此,我需要花更多时间思考,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,只有这样,才能做出更理性的职业选择。
